韩三千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节(第2页)

以往到了斗虫的地方,众人都得毕恭毕敬叫一声“刘爷”。过去的人讲礼数,见了面互相客气,人家叫他一声“爷”,他得“爷爷爷爷”回给人家一串儿,不过在这个地方,真想让人高看一眼还得拿虫说话。客气完了便会有人在一旁起哄架秧子:“刘爷又得了什么好虫儿?有糖不吃别拿着了,亮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真要是硬挺的,今天都跟着您押,赢了钱少不了买一包茶叶孝敬您。”如果刘横顺带了虫,必定当仁不让,昂首阔步进场。场中或是一个石头台子,或是一张破木头桌子,上边放一个陶制的斗罐,周围摆放几条长板凳。连桌子带板凳没一个囫囵个儿的,扔在大马路上也没人捡,不过谁也不在乎这个,又不是吃饭听戏,还得坐舒服了,落个凑合用就成。刘横顺大马金刀往斗罐前边一坐,不慌不忙把拉子拿出来,先让众人看一个够。拉子是放虫的铜器,天津卫独有的,常见的分为黄铜、白铜两种,白铜的价格更高,三寸来长、一寸来宽,当中长条、两头椭圆,盖子上有透气孔,讲究的还錾上字或图案,正面镶一块小玻璃,看里头的虫一目了然。等在场的人看完了、看够了,连嘬牙花子带咂嘴,你一言我一语把他的虫儿捧上了天,刘横顺才把蟋蟀从拉子里放出来过戥子,戥子就是秤,重量相近的两只虫才可以放在一起斗。老话说“七厘为王,八厘为宝,九厘以上没处找”,这么说太绝对了,其实一寸以上的蟋蟀也不是没有,只不过一百年不见得出一只,偶尔有不懂行的,逮只三尾巴枪子油葫芦当成蟋蟀,个顶个够一寸二,拿到斗场贻笑大方,与其用来斗虫儿,真不如拿回家下油锅炸了吃,还能凑一顿酒。

过完了戥子,将虫儿放入斗罐,开战之前两边的人先下注,围观的可以加磅添码,看谁的虫好跟谁押,凭眼力也赌运气,赢了可以吃一份钱。接下来双方各执一根芡草,拨弄蟋蟀的须子,激发两只虫的斗气,这里头的手法大有讲究,却也因人而异,什么时候逗得两边的虫“开了牙”,便撤去斗罐当中的隔板,让它们一较高下拧个翻白儿。旁边下注的人们抻脖子瞪眼,连比画带跺脚跟着使劲,恨不得自己蹦进去咬,嘴里也不闲着,叫好的、起哄的、咒骂的,一时间喧声四起,再没有这么热闹的。

钻天豹被捉拿归案以来,城里城外安定了许多,大小毛贼全老实了,没有上天入地的本领,谁还敢在刘爷眼皮子底下犯案?单说这一天,赶上刘横顺不当班,溜溜达达来到斗虫的土地庙,但见许多人围在一处,里三层外三层,挤了个风不透、雨不漏,围观之人虽多,却不同于往日,一个说话的都没有,一大帮人吞了哑药一般鸦雀无声。刘横顺心中纳闷儿,分开人群挤进去,一看场中相对坐了两个人,正目不转睛盯着眼前的斗罐。左手这个老爷子他认识,余金山余四爷,九河下梢斗虫的老前辈,轻易不跟别人斗,整天在旁边看,很少见他下场。倒不是德高望重,俗话说“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这位是玩儿油了,没有九成的把握不下场,看准了能赢才出手,一出手必定稳操胜券,不过玩得也不大,这一帮人没几个有钱的,挣上仨瓜俩枣够一家老小吃饭就成。成天什么也不干,凭斗虫赚钱养家糊口,谁见了都得高看一眼。余四爷此时一改往日的镇定自若,脑门子上见了汗,老脸涨得通红,咬牙切齿,双拳紧握,浑身跟着使劲,这情形倒是难得一见。右手这位是个生脸,之前从没见过,不知道从哪儿来的,看打扮是个外地老客,四十来岁的年纪,小个儿不高,挺热的天穿一件长衫、扣子系到了脖颈子,头上一顶青缎子瓜皮小帽、上嵌一枚紫金扣,左手边放了个天青色的鸟笼子,里边却没装鸟,右手边有一把白砂茶壶,用的年限可不浅了,挂了锃光瓦亮的包浆。

刘横顺再一看罐中这两只虫,不由得眼前一亮,心说这两只虫了不得,身量不下七八厘,黑中带紫、紫中透亮,真是难得一见的好虫。还没等他看明白眉眼高低,斗罐之中胜负已分,其中一只虫被抛了出来,掉在地上仓皇逃窜。另外那只金头黑身的后腿一纵,蹦到斗罐沿口上奓翅高鸣,透出一派目空一切的气势。周围看热闹的都傻了眼,看斗虫看得多了,从没见识过哪只虫能把对手从罐中扔出来,况且这斗罐至少有一尺深,金头霸王蹦上来不费吹灰之力,蛤蟆也没这两下子,这不成精了吗?

2.

在场的十有八九是斗虫的行家里手,成天玩儿这个,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一次可都看傻了眼。余四爷臊眉耷眼地站起身来,从怀里掏出十块银元,真舍不得往外拿,可是斗虫跟耍钱一样,你得愿赌服输,耍赖名声就臭了,往后还怎么混?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余四爷这一次真栽了,马上摔死英雄汉,河里淹死会水人,他脸色铁青,把钱递给穿大褂的老客,叹了口气一句话没说,分开人群灰头土脸地走了。那个年月十块钱可不少了,刘横顺破了这么大的案子,也不过得了十块银元的赏钱,民国初年两块钱一袋白面,烙大饼、蒸馒头、擀面条,够一家三四口吃上一个月。比不了专门吃这个的,行话讲“一只蟋蟀一头牛”,耍得大的一把下去金山银山,但是对一般老百姓来说,斗虫下这么大的注,当时可并不多见。

老客一脸的得意,伸手将十块银元揣入怀中,他赢了钱也得交代几句,一开口不是本地口音:“各位,久闻北路虫厉害,我早想见识见识,因此千里迢迢来到贵宝地,可万没想到,天津卫的虫不过如此,如若没人再敢下场,我明天就打道回府了,再会再会。”说罢站起身来,拎起鸟笼子、端上茶壶,这就要走。

老客这一番话透出几分瞧不起人的意思,旁人说不出什么,刘横顺却听不下去,这不是钱的事,话说到这个份上,天津卫老少爷们儿的脸不能丢,凭什么栽这个面儿,让你一个外乡人说三道四?于是上前挡住去路,点指那个老客说:“外来的,你敢不敢跟我斗上一场?”

话一出口,众人纷纷侧目,心说这又是哪个不知死的鬼?见说话的是飞毛腿刘横顺,立即有人在一旁起哄:“对对对,刘爷是我们北路的虫王,他一出手,不信收拾不了你!”这叫看出殡的不嫌殡大。也有好心眼儿的,一拽刘横顺的衣角,在他耳边低声说道:“刘爷,您得三思,人家这只金头霸王太厉害了,连同余四爷在内,已经连赢十三场,胜负且不说,什么虫可以连咬一十三场?咱们玩这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您见过吗?我可听人说了,有个老客专玩儿南路虫,他的虫都是从阴宅鬼屋中扒出来的,一身的邪乎劲儿,寻常的虫对付不了,这一次来到天津卫,只怕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刘横顺听完这话更生气了,心想:“虫谱上何曾有过南路虫?真是野鸡没名、草鞋没号,我刘横顺不信这个邪,定要与此人分个上下、见个高低,否则咽不下这口气。”他抱腕当胸,对那个老客说道:“这位爷,我刘横顺从来不欺生,听说你这只金头霸王连咬了一十三场,是让它缓缓劲儿,还是另换一只?”

这个老客只带了一只虫,也没把刘横顺放在眼里,摆手说无须耽搁,可以直接下场开咬,不论输赢,绝无二话。

刘横顺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我本是好意问你,这也太过猖狂了,不是成心拱火儿吗?纵然你的南路虫厉害,我怀中这只“黑头大老虎”也不是白给的,不敢说百里挑一,却也是咬遍了河东河西罕逢敌手,论分量、论个头儿、论齿力皆为上品,能让你吓唬住了?当场把虫掏出来上戥子一称,两条虫上下不差二分,可以同场厮杀,放进斗罐拿出芡草,这就要动手。

老客一摆手:“呜呀且慢,兄台你还没说这场打多少,如若只是打一块两块的,我可恕不奉陪了,耽误不起这个工夫。”

刘横顺以往斗一场虫,输赢最多不过块儿八毛的,他又不指这个吃饭,所以身上带的钱不多,可依他的性子,宁肯让人打死,也不能让人吓死,何况对方还是个外来的,钱多钱少另说,面子绝栽不得,当场告诉那个老客:“我看余四爷刚才打了十块钱,我翻一倍,输了你跟我回家拿钱,一个大子儿也少不了你的!”

在场之人听了这话一片哗然,刘横顺一个警察所的巡官能有多少薪俸?二十块银元够他挣几个月的,这哪是斗虫,分明是玩儿命啊!

老客闻言放下鸟笼子和茶壶,一左一右摆好了,嬉皮笑脸地说:“家有万贯难免一时不便,这也是免不了的,带的现钱不够没关系,可常言道私凭文书官凭印,咱这一场既然过钱,不如白纸黑字写清楚了,免得将来麻烦。”

刘横顺一听更来气了,心说:“你不出去打听打听,凭我刘横顺这三个字还能欠你的钱不还?”可人家初来乍到并不认识他,说的这也是讲理的话,他还不便反驳,让人家说他欺生,就找人拿来纸笔,当场立下文书字据。双方画了押,这才下场开斗。走了还不到三个回合,刘横顺的虫便败下阵来。刘横顺不是输不起的人,把斗败的虫拿起来一扔,这就让老客跟他回家拿钱。老客说:“倒也不忙,胜败本是平常事,卷土重来未可知,敢不敢择日再斗一场,你赢了两清,输了一共给我四十块银元,不知兄台意下如何?”

周围的人都听出来了,这个老客没安好心,此人看出刘横顺吃葱吃蒜不吃王八姜,和别人不一样,输了就不敢来了,存心从刘横顺身上加倍赢钱,所以才写文书、立字据,此时又拿话来激刘横顺,分明是拿他当大头,吃上他了。靠虫儿吃饭的,大致上有这么四类人,头一类是逮虫的,以农民居多,甭管大小多少,逮住了换钱;二一类是倒买倒卖的,从逮虫的手里收,挑挑拣拣,品相好的倒手就能卖上几十倍的价钱;第三类专门养虫儿,过他的手调教好了,才能上得了台面、下得了斗场;最后一类就是老客这类人,以斗虫挣钱,为了取胜不择手段。大伙当面不好说破,只好冲刘横顺挤眉弄眼,那意思是让他千万别上当。

刘横顺全都瞧在眼里了,却只当没看见,他是宁折不弯的脾气,剑眉一挑说道:“既然如此,你说哪天?”

老客装模作样地想了想:“择日不如撞日,定为明日一早如何?”

刘横顺没二话,明天就明天,与对方击掌为誓。话是说出去了,心里却没底,回去一路上寻思,如何逮一只厉害的虫反败为胜?想起白天有人跟他说,这个老客的金头霸王是从阴宅鬼屋、死过人的地方扒出来的,难不成阴气重的地方能出好虫?

书中代言,刘横顺斗虫,却从不买虫,也不卖虫,因为行里有句话叫“虫不过价”,这话怎么讲呢?斗虫斗出了名头,就会有人想买他的虫,平时来找刘横顺买虫的人也不在少数。刚在场上斗胜的虫儿,一出来必定有人围着问价,相反斗败的虫失了斗气,再没有别的用处,就只能扔了。以前刘横顺架不住别人抵死相求,碍于面子卖过几只。可说也奇怪,只要这只虫卖出去,哪怕是谈了价格对方没买,以后就再也咬不赢了。刘横顺吃过几次这样的亏,不得不信这份邪,再也不过价了。如果说有朋友诚心诚意来要你的虫怎么办?抹不开面子拒绝,只能不收钱,也甭问价,拱手送给人家,他拿了你的虫儿去斗,赢了钱可以给你一份,这叫“吃喜儿”。刘横顺手上的虫儿,大多数是他去荒郊野外抓来的,凭借手疾眼快、胆识出众,没有他逮不来的虫,也没有不敢去的地方。他决定照方抓药,也上阴气重的地方逮只虫。据说天津城北三十里,有一处枯竭的河道,淤泥没膝,蒿草丛生,称为“古路沟”。民国年间兵荒马乱,抬埋队扔死人通常去古路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乱葬沟,那地方蝎子、蜈蚣挺多,想必也有恶虫。

刘横顺这个急脾气,回到家扒了几口饭,见天色已晚,带上一盏马灯,揣好捉虫的探子、装虫的拉子,家伙什儿全备齐了,出门直奔古路沟。捉虫听声,都得晚上去,换一个人,定更天打家里出来,赶到古路沟天也亮了。刘横顺两条飞毛腿不是盖的,撒腿如飞来到沟边。此时月上中天,夜风吹拂之下,风吹荒草动,鸟飞兔子惊,沟中荒草乱摆,沙沙作响,格外地瘆人。抬埋队扔在此处的路倒尸,向来没有棺木,顶多用破草席子卷上,往沟中一扔扭头就走,任凭风吹雨淋。四下里枯骨纵横,周围还有很多前朝的古坟,远近磷火闪烁,虫鸣之声此起彼伏。捉虫的时辰可有讲究,蟋蟀只在定更和三更前后出来觅食,这两个时候叫声最盛,刘横顺没赶上晚饭可赶上了宵夜,他的耳朵就是戥子,听得远近虫叫,就知道个头都小不了。他捉虫心切,拨开乱草一头钻进了古路沟,刚过三更天,已经捉了十几只好虫,个顶个的头大、身长、牙粗、腿壮,而在他看来,却没一只可用,还不如他的“黑头大老虎”,想斗败老客的“金头霸王”,非是古路沟的虫王不可。正当此时,忽听窸窸窣窣一阵响,枯骨下游出一条蛇,约有人臂粗细,身上鳞甲粲然。刘横顺在月光下看得分明,蛇头上顶着一只乌光的蟋蟀,双翅一分声如铜铃。毒蛇摇头摆尾,好不容易将头上的虫甩掉,飞也似的遁入荒草丛中。蟋蟀落在地上耀武扬威,振翅而鸣,如同两军阵前得胜的大将军。

说行话合该刘横顺的“虫运”到了,什么叫虫运呢?比如两个人出来逮虫儿,头一个人走过去,光听见虫叫却没找到,另一个人刚一过来,虫儿就蹦出来了,此乃所谓的“虫运”,这条虫合该是你的,与先来后到没关系,所以有句老话“不是人找虫,是虫找人”。刘横顺眼明手快,上前扣住这只虫,小心翼翼装进铜拉子。他借月色观瞧,越看越是喜欢,这只虫太精神了,全须全尾、杀气腾腾。这下踏实了,把钱赢回来不说,以后也敢称“北虫王”了。如获至宝一样带回家去,顾不上睡觉,先给虫喂了一滴露水,又挑出一只三尾儿,一同放进拉子,当中用蒙子隔开。

有人问了,天一亮就要下场斗虫了,怎么只给水不给食,还要放进一只三尾儿?您有所不知,这是斗虫的门道,饿到一定程度斗气才足,但是必须恰到好处,饿得半死不成,那就没力气了,得凭经验掌握火候,非得恰到好处不可,三尾儿是母的,撩拨得虫王从头到尾憋足了劲,下场争斗便可所向披靡。刘横顺忙活完了才发现,自己身上除了泥就是草,又脏又臭,让海蚊子叮出的包连成了片,忙洗脸换衣服,抖擞精神再战南虫王!

3.

天津卫东西窄、南北长,虫市在南城土地庙,火神庙警察所在北门外,刘横顺两条飞毛腿,去哪儿都是步辇,比坐车骑马还快,一路穿过北大关去斗虫,见此时天色尚早,马路上有推车卖煎饼馃子的,就想来上一套当早点。卖煎饼的认识刘横顺,先问他:“刘爷,您是交钱还是抽签?”这也挺奇怪,卖煎饼怎么还抽签?不说您不明白,旧时很多小买卖都这样,也是一种经营手段,比方说煎饼馃子五个大子儿一套,买主儿可以先花一个大子儿抽签,抽中了赢一套煎饼馃子,能够省四个大子儿,抽不中再给五个大子儿,相当于多花一个,这也是个买卖道儿。刘横顺满脑子都是斗虫的事儿,没心思抽签,他也不是捡便宜的人,给完钱拿上煎饼馃子,在旁边找了一个卖豆浆的,大大咧咧往长板凳上一坐,冲卖豆浆的叫了一声:“浆子要开的啊!”那时候的豆浆很浓,可不像如今这么稀汤寡水的,放住了能起一层皮儿,如果让浆子在锅中一直滚沸,不仅费火,还容易糊锅,喝到嘴里味道就不对了。所以一般卖浆子的在热浆子锅边上再放一缸生浆子,看到锅开了,马上往里边加一勺生的,这个时候盛到碗里,浆子可就不是开的了,所以刘横顺嘱咐了这么一句,一听就是行家。卖浆子的赶紧盛上一大碗豆浆端给刘横顺:“大碗儿了啊、小碗儿浆子大碗儿盛,滚开!”做小买卖的可不敢让巡官滚开,那是活腻了,他口中的“滚开”是指豆浆煮沸了的意思,卖豆浆的就得这么喊,浆子见了风还没放稳当就起皮儿了,说明豆浆没兑水,又夹了一碟咸菜丝儿,这个不要钱随便吃,也不是值钱的东西,无非是腌芥菜拌辣椒油,喝豆浆还就得吃这个,六必居的八宝酱菜好,却吃不出这个味儿。旧时有那些个爱占小便宜的,往往自带饽饽,只买一碗豆浆,拼命吃人家咸菜,卖豆浆的顶讨厌这路人,给他们起个外号叫“菜饱驴”。

刘横顺先把豆浆上的皮儿用筷子挑起来放到嘴里,就着这股子豆香,一口煎饼馃子、一口豆浆在这儿埋头吃喝,听到旁边那桌有人跟他说话,一开口先诵道号:“无量天尊,这位是火神庙警察所的刘横顺刘爷不成?”刘横顺侧目一看,见那边坐了一个老道,这老道真够下本儿的,穿得那叫一个齐全:头戴绛紫色九梁道巾、银簪别顶,身穿绛紫色八卦仙衣、前后阴阳鱼,上绣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腰系水火丝绦,双垂灯笼穗儿,脚下水袜云履一尘不染,手摆拂尘,身后背一口宝剑,面如蟹盖,青中透灰、灰中透蓝,两道卧蚕眉,一对伏犀眼,鼻直口阔,大耳朝怀,下趁三绺墨髯,好一派仙风道骨,要不是坐在板凳上,端着碗喝豆浆,不要钱的咸菜也没少吃,真以为是得道的神仙。

刘横顺平日里到处巡逻,却没在街面儿上见过此人,以为这是个走江湖混饭吃的二老道,想套近乎做他的生意。在过去来说,江湖上“做生意”和“做买卖”不一样,买卖不分大小,讲的是将本求利,一个大子儿买进来,俩大子儿卖出去,这叫买卖;生意则不然,多多少少带着几分贬义,往往指坑蒙拐骗的江湖伎俩。刘横顺是穿官衣的警察,岂会相信卖卦蒙人的二老道?当即对老道一摆手:“打住,刘爷我还有正事要办,没空跟你费唾沫星子。”

老道却也不着急,不紧不慢地说:“这件正事不办也罢,贫道看你一脸败相,今天去斗虫只怕凶多吉少。”

刘横顺当时一愣,心想你一个外来的二老道,为什么知道我要去斗虫?转念一想这也不奇怪,天津卫不认得我刘横顺的没几个,准是我与老客斗虫之事传开了,老道想借机蒙我的钱,先说我有败无胜,把我胃口吊起来,再求他讨个法子,也不看看我是谁?大清早起的,你跟这儿念三音,岂不是给我添堵?当下将脸一沉,对老道说:“你既然认得我,想必也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不必再费口舌了,惹恼了我把你这个牛鼻子老道抓起来。”老道听了这般话说,嘿嘿无言,闷着头继续喝豆浆了。刘横顺也不再理会老道,将早点钱放在桌上,站起身来便走,穿街过巷来到南城土地庙一看,斗虫的老客来得也够早,已经在那儿等他了。

看热闹的闲人们见刘横顺来了,“呼啦”一下子围拢上前,有人问道:“怎么样刘爷?今儿个带了什么宝虫?”

刘横顺也不答话,只是掏出怀中的拉子,轻轻往桌上一摆,脸上全是得意。众人一见无不惊叹,拉子中这只虫,要身量有身量、要模样有模样,须、头、颈、腿、尾,件件出类拔萃,黑中透亮、亮中透黑,隐隐约约挂了一抹子暗青,正所谓“好虫披两色”,这绝对是虫中之王!

众人七嘴八舌问刘横顺:“刘爷,这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宝虫?有名号吗?”

热门小说推荐
综影: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

综影: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

简介关于综影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别名从综合影视开始穿越诸天林尘一觉醒来现自己穿越了,还是一个综合影视世界,就当林尘以为自己可以潇洒走一回的时候,林尘的金手指却不那么想已加世界(小欢喜爱情公寓少年派刺猬女孩)...

不懂别乱说,杂役也能修仙

不懂别乱说,杂役也能修仙

简介关于不懂别乱说,杂役也能修仙杂役,又咋地,吃你家灵米了?曾铭刚穿越到修仙界就被人家嫌弃,连做杂役的资格都没有,竟然被宗门抛弃,随意安置,差点被赶出宗门,幸好遇到外冷内热的大师兄,才堪堪有一席容身之地。就因其杂役身份,到处被人家嫌弃鄙视。还好,穿越过来有金手指,神魂强大,并且还有一个功能,让其逆袭而上,专打那些装逼的家伙,往死里干!...

清穿九龙争着叫我娘

清穿九龙争着叫我娘

本文526号入v,届时有万更掉落,感谢大家的支持,每晚六点更新,比心上辈子,苏怡在勾心斗角的外企赢到最后,却孑然一身,孤独死去。这辈子,苏怡赶上了穿越大潮,穿成康熙后妃之一。绑定了萌娃图鉴系统的...

修仙:从末法时代开始崛起

修仙:从末法时代开始崛起

什么?才幻想修仙长生,你就告诉我这特么是末法时代?看完乾坤杂谈的赵云,一脸懵逼。那自己要这逆天机缘有啥用?就是用来修炼到练气圆满吗?且看赵云于末法时代中,在天地异变后一步步崛起。慢热合理家族种田...

华尔街传奇

华尔街传奇

一位驰骋美国华尔街的洗钱专家,因为意外被害后重生二十一世纪初。如同老鼠掉进粮仓里,这是一个遍地黄金的伟大时代硅谷的疯狂崛起,华尔街的全球捞钱计划,一家家级潜力股公司叶冬青迷茫了,到处都是赚钱...

医痞农女:山里汉子强势宠

医痞农女:山里汉子强势宠

文案冲喜小农女?穷的叮当响?宋暖撸起袖子,霸气十足又没缺胳膊断腿,活人还能被尿憋死?极品渣渣多?还轮番上阵?抡了棍棒,横扫一片。让你们知道,老娘发飙连自己都害怕!只是,某人扮猪吃老虎,强势喂不饱,说好的病娇汉子易推倒呢?某伪病娇媳妇,请说爱我!虐渣打怪包我身。某女咬牙,呵呵!脸是好东西,希望你有!本书标签种田文家长里短独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