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千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70 第 70 章 洛阳局势(第1页)

“臣知晓了。”

王维没有问李长安为什么要将手下人都外放到河南道为官。

带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后,王维也彻底看清了一点——他的政治情商不太够。

任你才高八斗文压天下,可这些在朝堂上一点用都没有,王维经历了做官贬官升职再被贬官后,终于领悟出了这个道理。

既然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仕途毫无影响,那就干脆自己不要再想那么多,上面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得了。

轻松又自在,至于贬官还是升职,都随他去吧。

不愧是诗佛,主打就是一个佛系!

王维离开后,李长安将自己桌上的书本胡乱整理了一下,从书架上翻出一幅舆图。

舆图上,洛阳被重点标绘了出来。

洛阳是个好地方,从高宗年间起,朝廷中想要迁都洛阳的声音就一直没有断绝。

到了则天皇帝时期,洛阳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国都,则天皇帝常年居住在东都洛阳,改东都为神都,待在长安的时候反而不多。

其中原因就是洛阳挨着运河,可以直接从苏北、江南之地通过运河漕运粮食,运粮要比长安方便多了,而且洛阳周遭的土地比长安要多许多,本身洛阳城内还有天下最大的粮仓含嘉仓。

长安城有一百万人口,可是长安周遭的粮食产出不足以供应一百万人口吃喝,运粮也不方便。同洛阳到长安这一段路,若是走6路,地势险峻,中间还要穿过潼关这样的天险之地,一路上人马嚼耗许多,若是走水路,有三门峡天险,水流湍急且有礁石,运输也不方便。

往前数代的天子都时常往洛阳“就食”,就是带着官员和后妃去洛阳吃饭,节省粮食消耗。

只是如今的天子李隆基钟爱长安,不喜欢去洛阳,从开元一十四年后,就再也没有去过洛阳,还曾得意言“我不出且长安十年,海内无事”。

当然这句话要等到几年后才会从李隆基嘴里说出来,因为后半句话更让人震惊。

“我不出长安且十年,海内无事,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林甫,若何?”这才是李隆基对高力士所说的原话。

就是满脑子想着修道长寿,要把政务都交给李林甫处理,自己什么也不管,只享清福。若非这是史书上记载的原话,李长安都无法相信这句话居然是从李隆基嘴里说出来的话。

好在高力士还没有失去理智,劝说李隆基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要不然大唐乱象能不能撑到安史之乱才爆都不一定……

李长安想到此,在心中默默把李林甫的威胁顺序往上又提了提,而后才开始接着思考起如今的局势。

只是从她这几年对时局的了解加上历史情况来看,李隆基一直待在长安不去洛阳,或许并不仅仅是他是个喜欢窝在家里的宅男。

其中更多的原因或许是势力博弈。

唐中宗和唐睿宗两代帝王在位时间太短,本身能力又不够,对时局几乎没什么影响。

与其说大唐的皇位是从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再到李隆基,倒不如说其实是武则天和李隆基之间的交锋。

从神龙政变,一直到武惠妃去世,一直都是武则天派系势力和李隆基派系势力之间的斗争。

东都洛阳是武则天时期的大唐都城,而武则天的摄政时间又远远不仅是她在位的那些年,唐高宗李治就很喜欢待在洛阳,早在一圣临朝时期,武则天就开始经营洛阳了。

武则天迁都洛阳,或许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要避开长安这边的李唐传统势力。

洛阳和长安,背后代表的其实是河东贵族和关陇贵族,关陇贵族就是跟随李家家的这一批贵族,从唐朝建立起就将根扎在了长安,河东贵族则是后起之秀,他们也想在朝堂上谋取位置,可朝堂上的势力早已被关陇贵族瓜分完了,河东贵族想要进长安争夺权势并不容易。

武则天就是很聪明地利用了世家派系之间的斗争,联合河东贵族,利用他们想从关陇集团手中抢肉吃的心理,定都洛阳坐稳了皇位。

关陇贵族自然不甘心,于是李隆基就看中了这一点,得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在武则天晚年时将权柄拿了回来。

李隆基除了帝王之外的另一层身份,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表人,关陇贵族协助他登基,李隆基也投桃报李扎根在长安,彻底冷落洛阳,也就是重用关陇贵族,打压河东集团。

只是长安的粮食不够吃这是不以李隆基和关陇集团的意志为转移的,毕竟就算是皇帝和世家也没办法凭空变出来粮食。

这时候就需要有能力的臣子来为帝王排忧解难了。

李林甫就出现了,李林甫通过两个手段让长安“富”了起来,成功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青云直上,顺利做到右相。

其一就是和籴法,在丰收的年份,朝廷低价收购粮食储存起来,等到饥荒的年份再卖出去。

听起来很好,丰年收粮荒年放粮,看似是对百姓有利的好事。

李长安盯着她刚刚找出来的有关“和籴法”的文书撇撇嘴,很快就梳理出了其中的本质。

低价收粮,高价卖粮,朝廷从中就能赚一大笔钱。可是仔细想一想就知道在这中间完全没有新的商品被生产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生产这个过程,想清楚了这个本质后再看和籴法就很清楚了。

朝廷赚了一大笔钱,可天底下的钱就这么多,朝廷赚到了钱,那谁损失了钱呢?需要在荒年高价买粮食吃的百姓损失了钱呗。

要是真想丰年储粮以备荒年,那在荒年往外卖粮就不应该按照荒年的市场价往外卖,而应该按照买粮食那年的价格往外卖,这才能够调节市场上的粮食价格,让百姓吃得起粮。

低价买高价卖,这就是朝廷当了一个最大的粮食商,与民争利,从百姓手里搜刮钱财。

不过这还不是李林甫做得最损的事。

李林甫的第一个方法叫做赋粟助漕,通俗讲就是既然从洛阳将粮食漕运到长安来花费巨大,那就让百姓多交点税弥补漕运费用嘛。

总不能让天子受委屈吧,那就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长安忍不住道,李隆基和李林甫这对君臣真不是人啊,难怪安史之乱一起那么多人响应安禄山呢。

总之在这两个丧良心的政策下,长安城是粮食充足了,也不用隔三岔五皇帝带着一堆人去洛阳吃饭了,李隆基在兴庆宫内高枕无忧,对洛阳也就越不看重。

这就给了李长安可乘之机。

长安城在老登眼皮子底下碰不了,洛阳完全可以伸手碰一碰。

国都的意义不仅是一座拥有巨大人口和繁华程度的城市,更是大唐百姓精神的象征。

安禄山都知道打下长安后再登基呢。

热门小说推荐
诱爱!九爷占有她后上瘾戒不掉了

诱爱!九爷占有她后上瘾戒不掉了

作品简介生父设计,将她送入狼窝,嫁给老丑残疾的大人物傅景行。结婚第一晚,傅景行就现她怀了别人的孩子!所有人都等着她被扫地出门,看她笑话。她夹缝生存,意外成了另一幅面孔的傅景行的家政。白天,她给傅景行做饭下厨,拿他的薪水养着一家人。晚上,她是表面最尊贵的傅太太,却要被他奴役戏弄。当身份识破,傅景行掐着她的脖子把你肚子里的野种打了,不然我让你们母子尸骨无存。她拼命生下孩子,对他绝望透顶,傅景行却悔不当初。5年后,她携萌宝回国,傅景行在机场拦住她,带着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宝宝老婆,孩子们需要一个完整的家!苏皖我怕你掐死我们母子。傅景行跪在搓衣板上,豪气云天老婆,我错了。...

无双召唤之诸天神魔

无双召唤之诸天神魔

掌握召唤系统,召诸天神魔,忠义无双的二郎神,无法无天的孙悟空,祸国殃民的苏妲己,金翅大鹏的李元霸,如谪仙临尘的九天玄女,采石补天的女娲娘娘,诸天神魔齐聚一堂,横扫九天十地!谁与争锋?...

年代之媳妇是只桃花精

年代之媳妇是只桃花精

专栏下一本七零小知青求收藏支持林窈是老林家从乡下领回来的闺女。原本以为领回来就是给找份工,到时间再给找个人嫁了也就完事了。却没想到小姑娘漂亮精致得让人窒息。还好看着天真好拿捏。可这么个天真好...

我的老婆有点凶

我的老婆有点凶

修炼天神秘典的佣兵之王回国,执行贴身保护校花的任务从此过上欢乐小冤家的生活。老婆,你能不能消停点和睦相处不好吗我和她们真的只是朋友而已...

偷听我心声?主角团被我骂傻了

偷听我心声?主角团被我骂傻了

简介关于偷听我心声?主角团被我骂傻了殷娇穿书十年,终于在某一天,觉醒了她穿到一本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里,男女主之间的故事一千多章,全员没嘴是狗听了都摇头的程度好消息女主是她姐,结局he坏消息她家被抄了,全死光光了从此,殷娇为了改变书里的结局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片段一失踪多年的女主长姐回家,殷娇带领一众人给足了自己姐姐排面我为我姐举大旗看谁敢与她为敌殷娇心里男女主片段二宴会上,殷娇面上面不改色的看舞,实际上这样想着嘴角带着温和笑容看向对面,看上去很是温和乖巧听到心声的众人片段三大典上,皇上皇后走来,下一秒一道声音惊雷般响起片段四老六皇子们偷听心声,半夜钻狗洞翻墙一抬头,殷家众人拿着火把站在他们眼前...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